中国社科院曾经发布过一个报告,说2017年我国每天工作时间超过8小时的人,占了42.2%。而且这不仅仅是中国的情况,日本,美国这些发达国家也普遍存在过劳。
这种现象虽然普遍,而且我们都身在其中。但仔细想想就会发现,其实”过劳”这件事,不太符合逻辑。
我们都知道,近两百年,人类整体的生产效率,那是一飞冲天啊。按说,生产效率上去了,单位工作时间的产出高了,那相应的工作时间应该减少才对啊。所以经济学家凯恩斯在1930年曾经做出一个有名的预测,他认为到2030年,人类的劳动时间每周15小时,就足够了。
现实是,很多互联网公司甚至开创了996模式,上午9点上班,下午9点下班,一周工作6天。我们还有724模式,一周7天24小时随时待命。你看,凯恩斯在1930年的预测错了。错的离谱,方向都错了。
问题是:他为什么错了?工具越高级,应该干活越省力才对。那为什么我们反而更累了呢?
《过劳时代》这本书里提供了很多解释。比如,全球化把所有人拉到了同一个竞争平面上。你是在一个地方工作,但你不是在和一个地方的人竞争。一个美国的工人是和一个中国的工人,甚至是非洲的工人在竞争。所以,竞争强度增大了。再比如,消费主义盛行。你和身边的人越来越多的攀比,比房子比车比包包比度假酒店,你想挣钱的欲望就越大,所以只能拼命干活。等等。
但是,我觉得最有说服力的解释,不是这些。问题的根子不在别的,就在于生产工具本身。它越进化、越高级、效率越高、越好用,我们就用得越多,所以工作时间就越长。
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悖论。举个例子,过去我们上班,必须得到单位才行,和同事见了面,才能展开协作。很不方便,后来有了电脑,有了邮件,有了微信,按说是更方便、更省时间了。但是结果呢?你知道的,老板能随时在微信群里抓到我们说事,周末也行,深更半夜也行。你上班的时间能不更长吗?
表面上看,工具的发明,总是解决一个现实问题的。有了斧头,砍树就更快。有了汽车,走得就更远。这是工具给我们提供的第一样东西,叫便利性。
但是,如果你只看到这一面,就忽略了一个更重要的东西,这也是工具带来的。你要解决问题,任何问题都是有它的时间空间边界的,工具一升级,边界内的问题,是被更高效的解决了,但是,这个时空边界本身也被打破了。于是,会出现新的问题,而且是更大的问题。
比如说,当年人们用马车,非常慢。后来,给车装上了发动机,这就成了汽车,速度提上去了。在有限的时空边界内,这就是一项改善。确定无疑的改善吧?那你说,会因为速度提上去了,所以,人旅行用的时间少了,所以车就会变少吗?当然不是啊。因为汽车打破了原来的时空限制,出现了全新的可能性。你就想,原来坐马车,你至少要带一个马车夫。现在呢?可以开汽车,一个人就可以开车,没有马车夫打扰了。车不仅是交通工具,它还是一个移动的私人空间了。所以就出现了一种新的行为方式,没有确定目的的开车兜风,这种行为模式就出现了。不去哪儿,就是带上女朋友开车去看看诗和远方。车的使用当然就越来越多。
当然,现实中远远不止是这一种情况了。因为车可以走得更远,所以,就一定会走得更远。因为可以走得更远,所以,整个社会的假设就变了,汽车旅馆就出现了,郊区景点和度假村就出现了,远离城区的购物中心,像奥特莱斯就出现了。这就反过来逼迫,你如果不能有汽车,你不能走得更远,你就没有办法享受社会基础设施提供的便利。它就会走到这个程度。
你看,这个过程就是:工具不仅为你解决了问题。工具还在你始料未及的地方,推开了一扇新的可能性的大门。这扇大门一旦推开,就再也关不上了,后面的人就会一涌而出,只会把门撑得越来越宽。这就是工具对人的反向塑造。
有句话叫,身怀利刃杀心自起。你身上有把刀,看见什么都想用上。对,工具虽然只是提供了某种可能,但是人性使然,我们总是倾向于要把这种可能性变成现实性。工具在可能性上推开了多大的空间,我们就一定会倾向于把这个空间填满。
理解了这个逻辑,再回到今天的主题,为什么劳动工具效率越来越高,我们却越来越忙呢?这么看来,答案就非常简单了。和全球化,消费主义有关,但关系没那么大。因为劳动工具让我们工作的可能性越来越高,我们就一定会把这个可能性填满,我们当然就会一直工作,所以越来越忙。
《过劳时代》这本书的解读人,李南南老师还开了一个脑洞。他说:
假如未来,你的工资不是按月计算,而是按秒计算。在你的面前,有一个计时器,你每多工作一秒,你的账上马上就会多一毛钱。结果会是什么?表面看起来,这对你只有好处没有坏处。首先,每天工作8小时,这就是一天2880块钱,不少吧?你收入提高了。更重要的是,你碎片时间的工作,比如,吃饭间歇、睡觉前给同事回个工作微信,也能计算报酬了,对你更公平了。好事吧?好工具。
但这是在你现在的时空边界下看问题。真实情况可能是,这个可能性的大门一旦打开,大多数人因为碎片时间也能挣钱,会工作到筋疲力尽才会停。如果不信,你现在到网吧里去看看那些打游戏挣积分通宵不睡的人,你就知道,如果真有那么一天,工作到筋疲力尽那就是我们的未来。
来自《过劳时代》的解读
— 为什么我们的工作时间越来越长?